描述

【要闻速递】丨3月下期汇总资讯

浏览: 时间:2022-03-31 分类:行业资讯

热点·国家科技

3.16-3.31

01  解读2022年水利部新政策:无人机巡河应用迎重大利好

1_20220423_112857286

近日,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等系列文件,着力强调以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构建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全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明确了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单。

 2_20220423_112856644

其中,《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包括建设数字孪生平台、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二是构建“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包括建设流域防洪应用、建设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建设N项业务应用;三是强化水利网络安全体系,包括水利网络安全管理、水利网络安全防护、水利网络安全监督。

 3_20220423_112856642

2014年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智慧水务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发展智能水务发展智慧水务再到构建智慧水利体系的变化,其确定性、持续性和有效性不断凸显,背后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云计算、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不断成熟,为水利数字化监测与管理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其次,我国境内河流、湖泊众多,自然气候与环境多样,智慧水利建设不仅能有效防患各种自然灾害,同时还能增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新能源开发与运用,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所需。

更重要的是,政策驱动市场需求释放,越来越多企业相继参与到转型升级队列中,技术、人才、资金源源不断地聚集于智慧水利行业,并呈稳定增长态势。

综上,无论是从利好政策来看,还是从市场需求来看,智慧水利带动经济,保障民生,具有广阔的发展钱景,蕴含无限机遇。

(节选自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

更多内容,【详见】http://www.jjckb.cn/2022-03/28/c_1310532765.htmspacer

 

02  国内首次!重载无人机成功应用于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

325日,在云南丽江,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载无人机成功将300公斤的工程材料运至海拔3000米的工程作业面,这样通过无人机在高海拔地区完成工程物资运输在国内尚属首次。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多山且地况复杂,很多工程项目的物资运输需要开山辟路,既花时间又不得不毁坏植被,还要人背马驮才能将各种设备物资送到山顶安装调试。25日,一在建电力工程项目通过重载无人机成功将物资运抵山顶施工处,为高海拔山区工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据项目方工作人员介绍,在海拔3000米的施工现场,重载无人机只需10分钟就可以将300公斤塔材运到山顶,而以前靠马匹或索道运输,光是修建专门的运输通道,时间就超过15天,单趟往返要4小时。

据介绍,这次运输物资使用的双旋翼重载无人机最大飞行时长两个半小时,最高作业海拔4500米,有效载重300公斤,一天能运输约5吨物资。虽然重载无人机运输成本增加1倍,但采用低空抛投的方式运输效率更高,同时避免运输通道林木砍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目前,800公斤级重载无人机正在研制,下一步运输成本就会明显下降,在电力工程中也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03  50分钟43万平方米:谁说我们“走不动路”?

近日,水电八局雄安调蓄库项目部使用无人机对库区原始地形进行了测量。此次43万平方米的库区原始地形测量工作,仅一人花费50分钟便完成了数据采集。

之前我们测原始地形,要带着一身的装备往山里走,和丛林探险一样,条件恶劣的时候,基本没有路可走,现在好了,都不用走路了,这改变可太大了!地形勘探资料显示,本次无人机测量区域整体地貌态由山脊及冲沟相间组成,地貌最大高差高达135米。这块区域过去非法开采遗留下来的采石场密布,陡崖丛生。

无人机通过摄像的方式采集所测区域的影像资料,回来通过软件处理,就能得到我们平时拿仪器去测的数据了。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起飞前根据测区情况设置好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确认好航线设置,无人机在空中能自动进行影像采集。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近年来逐步突破了传统航测精度的限制,结合像控技术,到今天已经趋近成熟,完全能够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度要求。相比传统的测绘作业方式,无人机航测可以不受地形影响,能代替人去一些高危地域测量数据,数据采集效率更是人工的10倍以上。目前,无人机摄影测量已全面走向社会需求,为测绘行业提供了新型、高效、精确的解决方案。

 

跟进·日常应用

3.16-3.31

01  聚焦无人机配送:智慧物流布局关键一子?

手机下单外卖,负责配送的不是外卖骑手,而是无人机——骑手将外卖装载入货箱,无人机接力按照既定航线前往社区配送站,忽视订单高峰期、拥堵路况等等,一单派送只需15分钟……这样一波未来感十足的操作,正慢慢成为现实。

日前,《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正式印发,首次将航空物流纳入行业发展规划。值得注意的是,物流规划提出建设智慧货运,其中就包括鼓励应用自动驾驶智能卡车、自动导引车、智能穿梭车、无人机等智能化运载设备等。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机配送产业能够极大限度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较低这一痛点、难点问题,在低空经济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万计订单享智慧物流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截至202112月,由美团针对城市末端配送场景自主研发的FP400系列无人机,已经在北京、深圳两地测试机场完成了超过32万架次的飞行测试。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完成了首个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配送任务,并在其后的深圳疫情中为深圳南山区抗疫建立城市物资运送空中通道,给隔离区居民配送紧急物资。

2、配送服务场景丰富 实践应用优势明显

除美团外,顺丰、京东等无人机物流模式日趋成熟,已在十余个省市开展业务。无人机作为新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航空新业态发展的核心驱动。全国政协委员、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无人机商用之所以取得优势市场地位,一方面得益于相关政策加持,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无人机配送市场蕴藏的丰富实践优势。例如,低电池成本和自主技术能为无人机确保动力,使无人机配送大大降低货物及人员的运输成本、提升效率。

3、加强顶层设计 实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受访人士指出,当前,无人机配送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应抱有包容谨慎的态度。李健建议,要着力解决低空空域供给不足、法规标准不健全、无人机制造尚未充分体现其应有作用等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鼓励基层探索相结合,统筹规划无人机物流产业发展方向,加强研发、运营、监管等方面政策协同和扶持力度。将无人机物流运营所需的空域、场地、电气、通讯等资源纳入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推动城市物流网络建设,为无人机物流配送多场景应用提供支撑。

(节选自新华社旗下半月谈网)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

http://www.banyuetan.org/jj/detail/20220323/1000200033136091648003195196724524_1.html

 

02  炫酷又实用!无人机每天为封控区“空投”生活物资

321日上午,2022年第三十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福安市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开幕!受疫情影响,此次宣传活动采用的是线上直播为主、线下讲解为辅多样化的推广形式。

本次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官方部门和福安市民的距离,让公众能够实时见证活动的每一个流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营造了爱河护河,有你有我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更多内容,详见【共享资讯】丨福安“世界水日”河湖保护宣传活动开幕!


02  延平区河湖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鼓励更多群众发现身边的河湖之美,延平区组织开展了河湖全民摄影大赛,进一步唤起民众的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经过网上激烈的投票角逐及评委打分,延平区评选出13幅河湖摄影获奖作品。

更多内容,详见 开奖啦|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延平区河湖摄影大赛结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