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监测
近年来,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水质监测主要依靠人工监测和无人船监测,人工监测需要实地采样,周期很长且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目前最新出现的水质监测船也有一定缺陷,如在水面收到严重污染或有大量漂浮物使无人船会受到阻碍和污染,但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水质监测采样,较好的弥补了上述缺陷,且有助于水质监理的高效化和精确化,提高了水质监测的信息化水平,并最终达到水质监理监测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目的。
01 水质抽样检测
以往的水质检测,是利用人工进行,划船到湖中间取水采样,不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多旋翼无人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定位准确、起降灵活,安全性高,可在其上搭载盛水容器和抽水装置,根据匹配的位置信息点,飞行到湖中央上空后,在距湖面以上两米空中进行取水。这样有利于节约成本,而且工作效率高,能够快速及时的发现湖水质量问题。
02 水域环境动态监测
利用无人机技术,对水域实施动态监测,能够查明范围内水域的变化情况,通过掌握的水域基础数据来建立水域调查、水域统计及其他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水域管理的信息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水域管理的需要。利用水域动态监测结果,建立水域变化及非法水域占用资料,为水利管理提供依据。
水坝变形观测
使用无人机搭载数据采集模块来进行数据采集和观测工作,不需要架设复杂的地面设备也可以实现对大坝变形的全面,实时监测。在对大坝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全面监测时,对大坝结构的重点变形监控区域进行更详细的观测和分析,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河道治理
01 水利巡查
传统水利巡查劣势如:河道地处偏远,人手不足,河道众多、长度长受河道地形和自然条件限制存在大量盲区和死角,效率低下,巡查滞后。为了保障水利日常巡检项目的工作效率和时效性,无人机巡航应运而生。
与传统水利巡查方式相比较,无人机巡航具有留空时间长、飞行面积大、图像分辨率高,机动灵活,常态化巡查、快速高效、载荷丰富,成果多样等特点,可以解决河道沟渠地处偏远、人手不足的问题,提高河道巡、管、护效率,实现无盲区治河。
02 河道治理
无人机利用空中视角的优势,高效便捷,第一时间掌握水利设施及水文情况、周边环境情况,进行水域全面巡查,并实时回传清晰画面到监控中心,河道巡查工作人员可以很清晰的查看排污口、河道水体颜色、漂浮物、大规模垃圾等情况,更加全方位的了解河道情况,进行河道清理。
03 检测违章建筑、非法船只
无人机通过搭载摄像设备,人工方式直接对比底图方式进行水岸沿线排查,同时,可以通过专业对比软件,将两组图像数据进行自动处理,标注出不同时刻的影像差别。
以往单纯依靠人工巡查,不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很多违章建筑无法排查。而采用无人机后,执法人员可以借助无人机全方位、多角度对隐蔽违法建筑进行勘察,弥补了传统违建巡查方式的不足,极大提高了违法建筑查处效率。
无人机不仅是是在水利领域发挥了重大重用,在其他领域也是逐渐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相信在未来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多。